星期一, 4月 05, 2010

你相信什麼?哈佛法律系課堂後的發想

先前在讀書會討論一個哈佛法律系課堂上的議題,想瞭解做什麼事情是符合道德正義正確的事。讀書會裡,大家討論了許許多多道德與正義。我卻在討論中發現了我們普遍的思考模式,我們如何斷定一件事情的對錯,或是如何下一個自己滿意的決定。或許只是個小小的發現,但是對於想追尋自我的自己,倒是個很開心的瞭解。希望能夠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首先發現的是,在討論的時候,大家習慣都會喜歡用邏輯或者結果論來去論述自己的觀點。藉此想表明自己的清晰思考程度,並且也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產物。然而,我們在做出這些看似邏輯思維的決定時,其實最先影響自己的還是情感層面。情感層面所代表的是自己所相信的世界,抑或者是自己的信念,可能你是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抑或是你相信同志人權、相信演化論、相信共產主義一般。這些信念會先構築我們對事件的認知,對於道德或者對錯的評判的時候,我們會遵循我們所相信的世界、相信的邏輯去對事件做分析判斷,再以偽裝邏輯思維的角度去評判事件。其實在我們看似清晰思考邏輯思維的前提,已經對事物做了情感的分類。對於自己所決斷出來的答案堅定度,就和自己對自己信仰的堅定度相同。因此就算是同樣的事件讓不同的人分析,仍然會有爭執,到最後往往都成為信仰的問題。

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但是為什麼最後還是會有大家所認為的對與錯呢?這個就要從個體與群體去解釋了。簡單說一件事情的對錯有內在因素(信仰)外在因素(環境因素)。內在因素就如同前面所述,當你所相信的世界是如何,而你在做事情時依據你所信仰的世界前進,你會感到舒適,並且認為這是對的事。但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放到社會的層次的時候不一定會有一致的結果。對錯沒有絕對。當大家與你有相似的信仰並且認同你所做的事情,你在大多數人的社會中做的就是大家認可對的事。反之當大多數人無法認同你的認同,或許世人都會斥責你,認為你大惡。但這時候就是看自己對自己信仰的堅定程度,是要隨波逐流,抑或擇善固執。這裡的善,指的也是讓自己最自在的事。好似布魯諾(Bruno)所相信哥白尼(Kopernik)的天體運行說,從內在信仰告訴他這才是他該相信的事。縱使與教會(外在因素)起嚴重衝突,當眾火焚,卻也不願改變信仰。你能說他做了錯誤的決定嗎?16世紀當時或許是社會認定的錯誤,但在21世紀的現今卻是普遍的正確。

非常沒有邏輯的探討了一些信仰與決定,其實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忘了:"自己該去相信什麼。"以及,"相信的事情只要信仰堅定,不要受外在因素左右。"

老大不小了,該為自己的人生站出立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