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在中國的台灣麵包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在中國的台灣麵包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五, 10月 02, 2015

在中國的創業日誌 - 第二回「挫折的成年禮 - 祝我生日快樂」



「在黑暗的深井裡掙扎

望著高攀不到稀瀰的光亮

把手上僅存的麵包拋上空中

肖想引誘高空盤旋的鴿子   下來給我通往光明的慰藉

讓我偷綁繩子在他腳上   帶著細繩上天空

努力著脫離泥沼    展翅翱翔」



生日禮物,在你的心中期待的是什麼印象?


一個鋼鐵人馬克仿真模型?

一台綽號小鐵的掃地機器人?

還是Tiffany寶藍綠盒裝著的心型水滴項鍊?



32歲人生送給我最大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失敗。


有員工在你面前稱兄道弟,卻在背後想盡辦法幹掉你,股東前抹黑你。或是當著你面跟你對幹,要其他員工一起走人,讓你做不下去...


理性與感性,以前做思考能力測驗,我是個畸形的極度感性與極度理性思維人。西方思維的邏輯思維與效率,過去是我作為專業經理人的追求。但在中國,也許很多事情沒有邏輯,但能成事,就是因為人,也是我最欠缺的容忍度。堅持自我的獨斷:全都對,沒人幹活!讓員工自己做想幹的事,繞個遠路,大家開心幹!



西方思維把事情做對,中國思維掌握人心,中西思維合璧靈活運用,才能成事。



這門課,31歲的我,當掉重修。32歲,加油!



星期三, 8月 13, 2014

[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 人客你的問題是想逼死誰!?!?

早晨的市場路邊...
市場大嬸問道:「這個盆栽要不要澆水啊?」
老闆大聲怒回:「有誰賣的盆栽不用澆水的啊?」
(OS:已笑翻...)

回到了麵包店...
一位太太指著剛從烤爐拿出來熱烘烘的麵包說:「這是今天的麵包嗎?」(OS:不是啦三年前烤好的你是想逼死誰!?)

一個媽媽指著冰櫃裡的酸奶(優酪乳)說:「這個幫我熱一下好嗎?」(OS:那你冰棒要不要幫你微波熱熱喝?)


中國這小鎮的人們,每天都有很令人噴飯的對話,有時候都懷疑他們說話前有經過腦袋嗎?奇奇怪怪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搞得好氣又好笑,不過這也是生活的一種樂趣吧!

不過,我想,就好像我們工作室裡的年輕小夥子阿源說的一樣,「有時候他們想對話,但沒話聊,只好隨便講。」

那以後就把心裡的OS講出來吧,反正我也隨便回囉~


連鈔票上也很多文字創作,還有偷渡法輪功的,零售業真是有趣

星期日, 7月 27, 2014

和朋友乾一杯的口袋麵包!

一瓶與朋友告別的紅酒、一碗苦悶上班最期待的牛肉麵、一塊小時放學時愛吃的餅、一種和朋友邊乾杯邊做的麵包

每一道菜都勾起人與人的聯結,勾起了回憶的味道,懷念的滋味。食物刺激了我們的感官,同時也刺激了記憶的印痕,讓我們笑、讓我們哭、讓我們回憶一段美好的時光。


來中國的小鎮也已經快一個月了,初來時的不習慣,事物的髒亂無序,悶熱無限上鋼的黏膩,都挑戰著我的意志力。想起半年多前別離了臺北、一個月前再別離了美國,熟識的朋友、認識了半年的同學,一轉眼又重新再來過。或許帶點孤寂,但路還是得往前走。

來了中國的麵包店,門市工作坊兩邊跑,想著怎麼制度化怎麼帶著事業往前進,同時也要引進新的產品進來。口袋麵包(Pita Bread),成為了我的第一堂課。這簡簡單單的口袋麵包,是中東與地中海一帶盛行的麵包種類,靠著麵包體的蒸氣將面皮鼓起成為一個袋狀,可以在中間抹夾餡料來吃。

在中國的環境適應美國的配方,工作坊裡的我不時想起美國烘焙學院AIB的以色列同學Gal,是他教我怎麼做好口袋麵包。他是個很愛臭屁但是非常有創意又體貼的同學,家裡的烘焙事業因為他們家口袋麵包做得非常好被美國公司入股,要在北美銷售。Gal有點叛逆家裡做烘焙但卻喜歡做咖啡,沒事我們就會討論咖啡,沒事約喝威士忌,還有那些上課胡鬧的歡樂時光。

因為Gal的關係,我對口袋麵包相對熟一點,在美國時也無聊會做做。然而來到中國時,不同的原物料、不同的環境,頭幾回的嘗試竟然都吃了鱉。過往信手捻來的麵包現在竟是如此遙不可及,該開口的沒開口、溫度不夠的持續不夠、不該上色褐了皮...   好家在經過美國烘焙學院的培訓,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釐清與糾正,總算是回到美國的水準。從熟悉的麵包陪我熟悉這陌生的環境,好像一個好朋友陪在我身邊一起適應,在烤爐內看著口袋麵包發起來成功開袋的同時,好想和Gal來個Give me five! 嘴裡帶著微笑和你乾杯!




爐中鼓起的可愛模樣

高溫烤焙讓氣體快速膨脹

 口袋麵包(Pita Bread),中東地中海一帶流行的麵食

中間通常會抹上鷹嘴豆泥沾醬(Hummus),再放料進去一起吃。在中國就將就點豬肉青菜夾著,配著啤酒吃吧!乾杯!



Gal,我的好同學,日前回以色列馬上加入陸軍行列對抗Hamas侵擾。

星期三, 7月 10,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完結篇] 麵包界裡的iPhone

起司蛋糕剛出爐,濃郁的口感大家愛

一位高高瘦瘦的男子走進了店裡,講話走路的神情跟我有點相似。媽媽一看到高興的說「啊!Stephen,這就是我兒子!」「啊~ 久仰久仰」Stephen帶著廣東話口音對我微笑說。

早在媽媽去年開店後沒多久,就聽媽媽說「我們店裡的客人有一個跟你神情好像,講話方式啦、走路方式啦,好像看到阿唐的翻版!」去年底來幫忙的時候,本來想說會遇到好好聊一聊,結果他正好出去旅行了不巧沒碰到。這次來的時候心裡也沒什麼預期,沒想到就碰頭了!這次見面除了我體重太重不太像以外,神情似乎真的蠻像的!

「你媽媽的麵包店很了不起耶!」Stephen說,「以前麵包店都是開整天的,隨時要買都有,但是你媽媽的麵包店好吃,所以大家也習慣下午再來買麵包」Stephen接著說,媽笑笑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啦,人手不夠,一天只能夠出爐兩次。」我也習慣我們家麵包常賣完所以也是會心一笑。Stephen又說「而且呀,過去石龍人都是早上買早餐,現在大家都改變習慣,知道要今天買明天的早餐。我太太跟我說『你媽媽的麵包店改變了石龍人們的生活,就好像麵包界裡的iPhone!』大家都因為你媽的店而改變了習慣,引領潮流。」

聽了才發現媽媽的店真偉大,每天在做的,

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事情,是麵包界裡的iPhone


辛苦的媽,每日忙進忙出早出晚歸,希望媽健康無慮,繼續改變大家的生活!

ps. 今天是媽的生日,祝媽生日快樂! :)

(本次系列結束,故事待續…)

星期二, 7月 09,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五] 麵包店裡的福爾摩斯

媽媽對客人的熟悉程度超高,簡直快可以把客人的族譜定下來了!「欸~ 你的舅舅是不是姓郭,在那邊開建設公司?」「你怎麼知道,好厲害啊!」客人回。媽說「因為聽那個郭先生講說他有一個親戚在隔壁銀行上班的。」嚇到我了!媽的聊天能力真是驚人到要膜拜。

來店裡大大小小的客人,常常都指定要找老闆娘也就是我媽,因為媽看到人總是能問候一下兒子女兒考試考的怎麼樣?明天放假了這次要去哪裡買東西?你老公最愛吃的黑糖吐司明天出爐。媽的業務能力真的是傷當的威猛!這麵包店簡直就是個資訊情報中心。沒有電報沒有網路更沒有摩斯密碼,但老媽就像是個情報頭子,但是卻表現出大智若愚的強力親合力。

照遺傳學來看,我的智力是遺傳自老媽,但我好像嚴重發揮不足啊!

現在進步到客人直接預定就快賣完,媽拿著登記本記錄著


Ps. 常來買麵包的台灣人郭阿姨,每天來買的同時一定會跟媽聊天聊很久,前一陣子去泰國玩回來,中國人現在很喜歡去泰國玩,一批都5,000~10,000人過去,團費都比去台灣的貴,中國人也比較愛去,雖然都是購物行程。由於消費力驚人,在泰國的台灣導遊說「現在中國人有一個新的稱號,叫做菜籃 (台語)」,媽問說「為什麼叫做菜籃 (台語)」,郭阿姨說「因為China (菜籃),大家買東西都跟買菜一樣豪爽。」嗯有創意!

星期一, 7月 08,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四] 臥虎藏龍的石龍鄧先生

「東莞石龍的鄧先生要去台灣,你跟他好好招待一下。」幾個月前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一個很有商業頭腦的客人來台灣,跟他好好交流一下。當時後公司的事情繁忙 (應該是沒有不忙的時候),他來的那幾天正好人在高雄、台南、台中出差,回台北的時候接到他的微信「兒子生病了,臨時回來,下次有機會再見面吧!」就這樣,上次沒機會見到媽媽口中的鄧先生。

這次一來媽就說「鄧先生說可以帶我去逛一圈石龍,看之後開分店可以選在哪裡。」聽著也好,畢竟未來是一定要開分店的,就看開在哪怎麼開店。就跟鄧先生回了微信,不饋是行動派的生意人,沒兩句話就說到店見帶我去。到店裡圍裙都還沒穿上,鄧先生就到門口了,這才是我第一次見到他。看起來大約三十五六歲上下,帶著粗框眼鏡簡便休閒服。「想去哪裡晃啊?」鄧先生問,「不知道,東莞嗎?」很沒有常識的我亂講,「就帶你在這附近繞個一圈吧!」上了Volvo S80的轎車就開始沿路逛石龍一帶。

「你們可以做個電子預測系統,搭配天氣預測調整麵包品項製作量,用微信發佈消息就好。現在很方便的!」一路上鄧先生給了非常多不同的點子,「你媽的店麵包質量很好的,跟市面上的產品有很高的差異化,可以好好思考怎麼做。」搭配著聊天鄧先生也一路介紹石龍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與未來發展方向。

麵包店裡的頭兩號員工阿婷(左)跟小周(右),每天都7-11辛苦的忙碌著

平常鄧先生都會跟著兒子沿河岸邊騎腳踏車,騎經過店裡就會買個麵包,也常跟媽建議發展策略方向怎麼走。靠著江邊也會划輕艇,如果在石龍江邊看到一個人在划輕艇的,一定就是鄧先生,因為這裡沒有第二個人有這樣的休閒。聽媽媽說他以前從國外回來接家族企業,把企業整頓的非常好賺了很多錢,感覺是個很有魄力的老闆。

介紹了好多點,看了許多店面。到了某個很不錯但很貴的興建中大樓,鄧先生平鋪直述的說「這個店面點不錯,附近有很多高端的居民,如果你們要的話我就買下來租給你們。」

「買下來租給我們!?!? 有沒有這麼豪氣的啊?」我心想。

回來後跟媽媽說,媽回我「如果是鄧先生,他應該是講真的」


石龍鎮真是臥虎藏龍啊!

星期日, 7月 07,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三] 暑期打工之顧客人真好

每日都很熱銷的法式乳酪,出爐時間:16:30


來結帳的阿姨「妳兒子啊?」「對啊!」媽回應到。「長的很像呢,呵呵~ 暑假放假來幫忙?」媽支支嗚嗚說「喔~ 對啦。」

台灣來的阿凱叔叔「放暑假過來玩啊?」媽回說「沒有啦~ 已經畢業了在工作了。」「剛退伍啊?」阿凱叔叔對著我問,「工作都快五年了啦!」我誠實回答。「看不出來內!」阿凱叔叔一臉驚訝。

對面大樓的年輕太太「妳兒子呀!真好過來幫忙呢!」媽媽笑著點頭,太太又問「多大年紀了?有沒有20歲啦?」媽媽尷尬的歪頭笑了笑,然後太太一臉狐疑說「不會告訴我已經2526歲了吧!」

甚至還有更 爽 誇張的!
一群銀行小姐下班來麵包店「妳兒子好帥喔~ 我們專程來看帥哥的!」

這篇很明顯是炫耀文,有鑒於大家都說我像大學生,到最後懶的解釋,索性說我是放暑假來幫忙的。這年頭不知道是客人不老實想騙折扣,還是我真的看起來學生樣。

但,我選擇相信中國人是誠實的!

星期六, 7月 06,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二] 中國文化基本教義之進擊的小童

相較於去年九月來幫忙的時節,也許是因為我們家價格相對高檔,現在的客戶水平顯著提升且一致。過去不太習慣高級麵包店的客戶少了。大家會開始自己拿夾子夾麵包,知道餐盤與夾子該怎麼用,比較不太需要幫客人夾麵包。小朋友玩櫃子的情況會被制止,更不像過去還會爬到餐盤桌上沒人管,真不饋是石龍名店的風範!

然而仍然會有奇怪的客戶,進來硬是要吃港式波羅包,繞了一圈說你們都沒有麵包,無論如何說我們沒有波羅包就是不對。在這茶餐廳林立的廣東地區,我們還真沒有入境隨俗啊!(大佬~ 港式波羅只能吃熱的,麵包店沒在賣的啦!笑)

另外也有奇怪的客戶,一個太太帶著三位高度0.8米到1.2米進擊的小童到處亂竄,進來買兩個5元麵包之本店最低價麵包,擺出一臉你們賣這麼貴的麵包就是要服務我的心態說「怎麼賣這麼貴啊!裡面是包了什麼東西?」同時間放任進擊小童手推拉著麵包櫃,想用剛才摸地板的手一手拍下染指我們家的麵包。

險被進擊小童襲擊的芝士火腿捲,出爐時間:12:30


就在結了帳讓進擊小童赤手抓著熱狗漢堡,表情猥褻好像抓到戰利品的眼神看著漢堡微笑,在店門口啃食了起來。隨手把包裝袋丟在店門口的紅地毯上,袋子上的紅番茄醬與鮮紅的地毯讓我的心在淌血。

艾倫「我一定要把這些巨人小童!!!」



用中國文化基本教義感化成功!

星期四, 7月 04, 2013

[中國石龍鎮台灣麵包店第二部之一] 通寶巴士末班車之台灣加油

下了飛機,今晚CX401到香港的班機因為延誤,出關已超過晚上九點半了。一路直奔往內地的通寶巴士,由於媽媽叮囑十點半是最後一班車,擔心會沒車。果不其然,「沒車到石龍了,最近到東城!」售票員嚷嚷著。"東城”!?!?一個沒聽過的地方,擔心著是否要住一晚香港三秒鐘,立馬打電話問媽,「東城算近啦,就再坐計程車來吧!」

一如往常地上了前往關口的車,已經是最後一班車了仍然坐的滿滿的。這次坐到了舒服的副駕駛座,不用跟人擠在後座。通勤的車上,聽到些許最後一排中國夫婦的談天,「那個一起吃飯的Mike…」、「他的老闆是猶太人,很厲害的」、「那個誰誰誰在當翻譯」隱隱約約大概知道剛從美國回來的夫婦帶著女兒回國,不知道是否想表現優越感聊天的聲音在最前座的我也聽的到。然而,有一段話引起我的注意。

那中國夫婦的先生說「小王的那個司機啊!之前說有兩個兒子,去唸大學了。我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說那個大的跑去台灣唸書」到這裡一切安好,接著他又說「為什麼跑到台灣去唸書呢?台灣那個地方既落後,經濟情況又不好,我真是想不透為什麼要選台灣呢!然後那個小的跑去暨南大學唸書」聽著我心裡囧氣萬千!

台灣人民啊!做何感想呢?我的台灣魂燃起,心想這段話一定要給台灣人知道,用力發展我們的國際地位與優勢吧!


媽的麵包店產量提升許多,加油加油!營業時間:13:30~22:00


Ps. 非政治文之我還是要去石龍麵包店幫媽媽忙。

星期六, 5月 25, 2013

跨年要在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渡過

大家還記得我媽在中國石龍鎮開了間麵包店嗎?去年底12月26日到今年1月1日又到媽的店去幫忙了,由於在去之前聖誕節在日本過,離開後又去上海渡過一週,充實的生活就讓我怠惰寫文章了,索性整理姐的文章給大家好了! XD

下面是老姐的的部落格文章:


這次基本上,就是去幫媽白閃閃楊春春的店面與擺飾增添一些色彩與溫度,跑了一趟東莞的IKEA買了畫、一些家具、架設了美式咖啡機,簡短的幾句話,花了我們兩三天的時間。這次有姐也很讚,增添了很多台灣的裝飾感 (精美黑板畫、紙膠帶、立可拍等等)。

詳細的照片跟描述我就不贅述了,看老姐的部落格就好啦!最滿足的還是跨年夜的神奇麻辣鍋,又香又好吃而且超神奇!  :)

已經排好六月底再去找媽,看看這次能來做點什麼吧!

星期日, 10月 07, 2012

跟媽媽說再見的那天


忙碌的日子,每天重複相同的事情,轉眼間,我的假期就要結束了。這幾天以來,我總是坐在櫃台顧店,偶爾進去後場問問出爐時間,好回答殷切期盼的客人。媽總是忙進忙出一刻不得閒,看著媽的背影,心裡覺得好不捨。但是媽說「做的很開心,之後順手了會越來越好。要請個年輕人來幫忙,不然身體老了受不了。」聽了鼻酸,在媽面前要堅強,沒讓眼淚掉下來。其實… 很想留下來幫忙。但是,更重要的,幫媽找到人才是解決的方法。

這幾天,設計了一些文宣,弄了簡單的音響,嘴砲了很多推廣策略,很擔心媽自己一個人弄不來。前一天晚上,特別把買來的便宜mp3帶回家,教媽怎麼使用。也跟媽說「明天的黑板標語要怎麼寫,你要想一下喔!」心裡打定,最後一天所有的事情要看著媽做一遍,我才可以安心的回家。

到了店裡,把黑板拿了出來,試吃得差不多的鳳梨酥,上頭「台湾鳳梨酥 新鮮試吃」已經得擦去。媽小心的擦掉上面鳳梨酥的字眼,但我心裡一橫,從媽手中拿過黑板,把整面擦得乾乾淨淨,跟媽說「媽,今天全部都交給你畫,試試看吧!」,「唉唷~ 你全部擦掉了我要怎麼辦?」媽緊張的說。我說「我回去以後,你都要靠自己呀!反正畫的好畫不好,也就是這麼幾天。擦掉就可以再嘗試了。試試看!」可愛的媽,擔心自己不會畫,開始忙著想要擦桌子或是拖地「我拖完地再來畫啦!」,「不行!這個我來,你畫畫!」我很堅持。

媽看我這麼堅定,總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字,「唉唷~ 這個要怎麼畫,我不會內~」媽說,但仍然繼續畫。每次媽問我,我都會很想跟媽說什麼,給點什麼建議,但我知道我需要忍下來,直到媽說「我完成了!」我才會幫媽補充,而且事先不可以讓媽知道我會幫忙。我想,這也是爸媽從小對我的教育方式吧!現在才瞭解,這樣做,很煎熬,但必要,這樣才能獨當一面。爸媽真的很偉大,謝謝爸媽!


媽的第一個作品,我補充完成

黑板完就是音響,看著媽對幾個按鈕怎麼接,開關怎麼開,我很習以為常的小步驟,對媽是這麼困擾。我一樣忍住不作聲,想看媽自己弄好。最後,還是沒辦法需要提示一下,媽才順利完成撥放音樂,希望媽之後會越來越順手。後來又陸陸續續跟媽嘮叨了之後擺設可以怎麼變化、價格應該怎麼訂、改善的先後順序可以怎麼做,總是放不下心,總是希望能幫媽多一些。媽抱著我「阿唐,有你來真好!」我的心裡暖暖的,也很開心。



辛苦的媽,忙進忙出的打點大小事

下午通寶巴士發車時間將至,張叔載著我去金凱悅酒店搭車。由於店裡來了媽與張叔的生意夥伴江伯伯,沒法跟招呼江伯伯的媽好好的道別。巴士來,和張叔別過手,上了車,翻開我的筆記型電腦,寫下了這幾天,好多的故事、好多的感觸、好珍貴的親情。



(本系列結束,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星期日, 9月 30, 2012

在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裡放空… 的藝術


在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裡,有一個展示冰箱櫃,就和台灣一般咖啡廳櫃檯邊的點心沙拉展示冰箱櫃一般。我來的第一天,是空的,我來之前的日子,也只有一天曾經放了小蛋糕。我到的第一天,就覺的冰箱櫃擺放的位置與角度,造就了他俗氣的命運,想給他換個擺設方式,又苦無”東西”可以放進去。因此,他一直被俗氣的靠著牆壁放著。很不巧的,路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冰箱櫃。所以常有人說「我看你店裡東西都賣完,就不進來了。」我只能無奈的陪笑。

我一直跟張叔講,快做蛋糕快做蛋糕,隨便什麼東西都好,讓我放進去就好。在蛋糕出來之前,我還想過要把布丁麵包之類的放進去擺,但怎麼看都是不對。皇天不負嘴砲人,嘴砲了好幾天張叔總算做出了布朗尼蛋糕。開心的我馬上把櫃子位置一轉,放進王老吉跟其他飲料點綴。完成了我腦中想像好幾天的那個畫面,”台灣咖啡廳的冰箱櫃”。


出爐放涼後的布朗尼,正在切塊


用有限的食物與飲料,排列出"氣質感"


台灣的冰箱櫃擺法,跟這附近店家擺放的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放空的藝術”。我們習慣讓冰箱看起來空空的,同時也比較有質感。也許在台灣有很多進口的飲料瓶身,或是有設計的盤跟碗很美可以裝飾,但在這個偉大的中國請容許我用王老吉跟雀巢咖啡吧!


冰箱櫃在台灣也許很常見,但對這一區的中國人來說,這個玻璃櫃竟然是涼的感到很驚訝。在某個下雨的店裡,帶著孩子的媽坐在紅色塑膠板凳上「唉呀~ 你們有沒有常溫的牛奶啊?」,我訝異回說「常溫的牛奶!?牛奶要冰起來才可以呀!」,「你們前面那櫃的牛奶不是常溫的嗎?」太太問到。我淡定的說「喔… 那個櫃子是冰櫃來著。」太太抬起頭訝異的回「它是冰櫃!!」



(待續...)

星期五, 9月 28, 2012

釣魚台是中國的,不是你們日本人的!

這段期間因為釣魚台的事件,整個中國對日本人的抵制可說是如火如荼。坐公車的時候,甚至可以聽到廣播說「我們把1947年日本的領土地圖調出來看,釣魚台根本沒有被畫進去,釣魚台是我們的!」附近有一家按摩店,專門做社區裡日本外派員工的生意,卻也在最近的時間,在店門口掛上了「釣魚台是中國的,不是你們日本人的!」整個是因為民族主義關係完全不想做生意了。或是,如果他不貼這個布條,也許他的店就會被砸了吧?日本人在這個時間點在中國工作,應該是超級艱困的吧!再怎樣都要擠出個「窩喜中果仁!」

有天晚上一如往常來了個陌生臉孔的客人,先是路過時在門口看到我們的台灣鳳梨酥試吃,又狐疑的看著我們的店一會,才走了進來。這位先生很深的雙眼皮跟不太標準的中文,我以為他是粵語為母語的本地人。很努力的跟他介紹我們獨門的歐式麵包,以及亞麻籽不飽和脂肪酸怎麼樣的健康,他就是很認真的看著我的臉,但似乎沒有什麼反應。站在旁邊的媽,小小聲的問了一句「你鬨吝得斯嘎?」(日文:你是日本人嗎?),這位客人才驚恐的微微轉過頭,用很不確定的低沉語氣回應「嗨…」(日文:應該不用翻)。這時候,我可以感受到這位客人內心的不安與不知是否該承認自己是日本人的心情,但媽隨即用放空很久的日文開始跟這位客人解釋,然後我就開始腦袋放空了。

看著媽跟日本客人有說有笑,最後這位先生買了一個亞麻籽核桃歐式麵包,結帳的時候還說「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媽也開心的說「台灣跟日本是好朋友。」期待這位日本客人把店裡好吃麵包的消息,讓更多日本人知道,這裡有家友善又好吃的避風港!




日本客人要離開店門的時候,有一位中國客人走進店裡。用兇惡的眼神看著那位日本人和說日文的媽,腦中頓時浮現附近居民要來砸店的畫面,恐怖喔~ 在中國做生意,”國家”的標籤真的很危險,法式麵包:不行;日式燒烤:被砸;現在就連美國…

公車上,廣播標準北京腔
「美國星巴克要入駐杭州靈隱寺,這是一種文化侵略!」

偉哉中國


(待續...)

星期四, 9月 27, 2012

在中國石龍鎮的麵包店裡保衛地盤 音樂保護罩


店裡等待客人上門的時間是吵雜的,因為玻璃門打開,對面電器城的低俗舞曲用霸道的重低音敲著你的胸膛。把門關上,外面的未開化仍不時透過玻璃縫隙滲漏進來。因此,我很堅持,我們要放自己的音樂!

剛開始幾天,我用自己的iPad放我隨身攜帶的音樂,很不巧的最近在聽Bee Gees類的老歌,爵士樂或是Bassanova等適合典雅麵包店的音樂都不在身邊。但是即使開始放了Bee Gees和Adele或Kings of Convenience的歌之後,整個麵包店就像是佈了保護罩一般,將我們保衛在一個舒服的空間裡。媽說「有音樂之後,整個店個感覺都不一樣了!」

iPad本身,在這個地方算是個很危險的隨身物品,因為他隨時有很高的機會換主人,而且我也不能把這iPad留在中國。所以我就一直跟張叔講,我們就去買個喇叭跟mp3撥放器,簡簡單單就可以把整個音響設備架起來,整個感覺就會差很多!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問,為什麼要一直講,對面不是有個電器城嗎?直接去買就好啦!沒錯,這又是個證實這是中國不是台灣的論證,我第一天就去電器城問過了,一整家電器城不賣喇叭… 這叫哪門子的電器城啊?最弔詭的是他的LED跑馬燈還有音響特惠價的廣告… 嗯… 中國真偉大。

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中午,我們才有空到車站附近的電器城 (是真的電器城,就像光華商場一樣又光又滑)。裡面非常的壅擠,販售的品牌阿里不達什麼都有。中國真是物博價唬爛,非常多寫著簡體中文的中國牌,而且標籤”優惠特價”499的音響可以360成交,那你寫的499是寫好玩的嗎?雖然說中國買東西都這樣,但是”優惠特價”的標籤不是這樣用的好嗎!

買足了設備,回店裡架設起音響。聽到飽滿的聲音從音箱流出,不再是iPad乾癟的小音效,我的心裡舒坦多了。想著「總算建立起自己的保護罩了!」




小女孩聽著爵士樂手足舞蹈其實像是站著抽蓄,女孩的媽媽說「這個音樂挺好的,很有動感,連我也想跟著跳。」我緩緩的說「這就是爵士樂。」臉帶微笑。



(待續...)

星期三, 9月 26, 2012

徵人啟事:台灣手工烘培坊,給創業家精神的你!


給有意願到中國發展的台灣年輕人,帶著我們台灣服務業的優勢,提供台灣麵包/蛋糕純手工、健康與新鮮的概念,鎖定經濟起飛後中國的中高端消費市場。我們已經為你準備好舞台,等著你的加入來大展身手!


職缺:麵包師/西點蛋糕師儲備幹部
人數需求:2名


創業願景:
在中國經商超過10年的台商夫婦,有鑒於中國麵包目前多為低品質、過多添加劑、製作方式偷工減料等困擾,以及中高收入的中國人對於高品質的食品需求提昇。因此引進台灣式的手工麵包蛋糕,至中國南方沿海深圳東莞一帶,鎖定台商與中高收入中國人聚集的地區。

在中國,台灣的服務業機會很大,然而中國政府環節繁瑣創業環境不佳,因此許多年輕人想到中國發展卻阻礙重重。本烘培坊本著在中國的人脈與經營,已經開始順利營業。然而,需要有你的參與,才能為台灣的服務業發聲,加速拓展!


所需技能:具麵包/蛋糕製作經驗,具咖啡烹煮經驗佳。思考彈性,易溝通者。


新資條件:台幣20,000元,包吃住,含每季一次台灣中國往返交通,每季7日在台假期,年底分紅計算,有賺錢一定大家分。試用期三個月,未來均有機會擔任店長,參與拓展業務。


工作地點:店址位於東莞石龍裕興路,於高級住宅區樓下。


聯絡方式:請寄您的履歷至 hje_168@yahoo.com.cn 或與版主連繫,我們將安排台灣面試。


有效期間:即日起到徵滿為止。

在中國的石龍鎮做廣告文宣


有鑒於店面的佈置太過陽春,第一天來幫忙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著這個空間有什麼方式可以利用,可以怎麼擺飾。正好媽也覺得,有很多對於麵包的知識與觀念想要讓消費者知道。所以,第二天到店裡顧店的時候,我就開始製作起了廣告文宣,”好吃麪包小常識”系列!

我從來沒有在這麼克難的情況下做設計,只有辦公型電腦(Word/Powerpoint/小畫家),沒有網路沒有圖庫,只能用隨手照下來的照片截圖製作。因為沒有影印店,知道的只有附近房地產公司的黑白印表機可用。還好本著一點點對設計產品的愛好,用A4紙張結構做個簡單圓弧狀立牌,才可以在這個艱困的環境下設計文宣。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想「幹嘛這麼省錢,包給別人做就好了啊!」但是,這裡是中國不是台灣,假設你看了他們設計的文宣,相信你一定會吐血!真的是不如自己設計,就算自己做的不到位,仍然是領先20年!

本來的設計是用西卡紙做彩色影印,但將就於這裡的環境,還是用白紙與當地人覺得美一點的紅紙做了文宣。搭配簡單的辦公室文具,點綴了”亮白”的店面,又多了點台灣的感覺。雖然,我得承認,真的還不夠,但已經是能做到最好的方式了。在中國,創業做小本經營的小店面,能找到配合的廠商還真是困難!台灣真是個寶島!


設計彩色但只能印黑白的麵包介紹文宣(Promotion Aid),弧形結構自己站立


黏附在麵包櫃上的銷售文宣(Detail Aid),省去不少口舌



在中國,創業環境不佳但機會很大;在台灣,創業環境良好但市場飽和競爭。真是個美麗的錯誤。

「你們這家店是怎麼回事?早上來你們還沒開店,晚上來你們已經賣完了,這樣子是不行的啊!要早上六點開門,店裡擺兩張桌子給人吃早餐,這才有生意嘛!」張嬸坐在店裡碎念著,媽點頭應和著心裡想著「你還不是覺得好吃想要買,今天都跑來第三遍了,老娘才不想六點開店咧!」


(待續...)

星期二, 9月 25, 2012

在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需要請假找個國度放空一下,做點不一樣的事情。這次請假來中國找媽,不是去哪玩耍,而是整整五天在中國石龍鎮的台灣麵包店裡工作…

媽媽開了間台灣手工烘培麵包店,在我生日9月18日的那天開幕試營業,媽媽希望的就是把台灣麵包店的氣氛與健康的味道引進中國。中國的麵包,大多很不好吃,偷工減料不求創新只想削價競爭。但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嘴巴會知道,身體會知道,朋友,也會知道。

很久之前,就聽在中國經商已久的媽講「想把台灣好吃的麵包帶到大陸,我的夢想就是開間像小王子的麵包店!」過了約莫一年的時間,總算是開幕了。正好我的工作暫時忙一個段落,需要請假放空腦袋接受新刺激。索性就請了假來中國看媽,順便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打電話給媽「媽我月底過去找你,順便去店裡看看好嗎?」,「好啊!那那那… 幫我買芒果跟鳳梨餡,還有… 台灣咖啡店前面都會擺的黑板跟架子。」媽說。我驚訝的說「蛤?黑板跟架子!?」狐疑的我覺得這東西不是隨便買就買的到嗎?但還是趕在出國前去美術社買了黑板,架子… 實在是太大了,即使我坐商務艙過去還是很難搬。心裡想著「應該過去找一下還是買的到的。」

一路風塵僕僕從香港機場轉通寶巴士來到石龍,看到媽媽好開心。張叔在店裡忙抽不了身過來,來店裡幫忙的小劉開著車載我媽來。進車裡,旁邊是個害羞的小男孩天明,小劉的兒子。我才知道,媽跟張叔開了麵包店之後一週,請的台灣師傅落跑,就請舊識小劉夫婦來幫忙,否則真的忙不過來。天明是個”過度活潑”的孩子,在家裡沒人帶,只好帶來店裡一起顧。


 天明,那位極度過動的小朋友。

來到了店裡,座落在中國有錢人和外商外派人員住的社區裡,沒有車水馬龍的繁忙髒亂。想當然耳人流也不會太大,對於一個剛起步的店家,不見得是件壞事。看到店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媽呀~ 這店家看起來也太陽春了!」整個店家挑高的白,天花板一個歐式吊燈垂掛,店裡可以透過一整面大玻璃看到麵包出爐的實況轉播。開始跟媽亂聊一番,「有來買的人,誇讚這裡的設計很有質感,不像其他店家,醜死了。」媽說,不信的我,馬上到附近的店家走一趟,”驗證無誤”!

東莞石龍鎮裕興路上,富裕的社區裡。



很有簡樸極致的店面,有夠白。

或許是因為這裡不是大城市,木工師傅要做什麼怎麼做都沒有概念,釘一個黑板架,「不懂」;釘一個試吃桌,「不會」。要買什麼東西都非常的難找,有些是訂做不會做,整體設計很差,或是腦袋完全沒概念。這時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媽要我帶黑板跟黑板架的想法,套句媽說的「你不要把大陸當台灣了!」

來到店裡,拆開一路運送過來的黑板,從來沒開過店畫過黑板的我。本著我DrawSomething的鱉腳技巧跟對台灣咖啡廳黑板的印象,就給他撩下去了。我覺得… 附近的店家也是真的給我很大的信心!(大心) 看起來雖然很不上道,但是點綴起來整個麵包店的確看起來不一樣了!應該說,比較像台灣了。

 我的第一張作品,一樣陽春。


 辛苦的媽


畫完之後,接下來的幾天,我就是坐在店裡顧店,招呼客人,想想東西怎麼賣。接下來的幾天,好多有趣的故事發生!


坐在餐盤櫃上的小女孩大聲嚷著「我是這裡的大王!」不願下來,我說「你的大王証呢?」,小女孩依舊跋扈「我… 我不給你看!」,「不給我看就不是大王喔~ 現在大家都看證件的。」我淡定的說。小女孩支支烏烏「我… 我… 我放在家裡!」,「那你明天帶來給我看,你才是大王。來… 跟我走。」才把小女孩請下餐盤櫃。



(待續...)